5G承載的若干概念及淵源
5G承載網,包括5G前傳、5G回傳兩大部分。
5G前傳技術,由于三大運營商的分裂,形成了不同的技術體系:MWDM、LANWDM、G.metro、CWDM。
簡單的前傳一段,出現了這么多名詞。
同樣的,在5G回傳承載、大客戶承載等網絡中,三大運營商也是各自為戰,各自聚攏陣營。內中緣由,今天先不聊了。
這種狀況,給大家了解技術帶來了不便:各種概念、縮略語特別多。
整理多種資料,嘗試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做個梳理,供大家參考。先上一張總圖,后面細聊:
第一條線:中移動4G/5G承載
從3G承載開始,中國移動創新性的提出了基于MPLS-TP技術的PTN系列技術規范,并規模商用。并持續演進,直到5G承載網。
創新是孤獨的,使得中移動與其他運營商技術上分道揚鑣,越走越遠。
PTN: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。中文稱謂:分組傳送網。
2007年,中移動提出PTN承載方案,并在2009年開始大規模采購部署,承載了移動的3G、4G業務。中移動也引領了PTN全系列國內標準制定。
后來,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中國移動和華為等國內公司聯合在ITU-T SG15推動PTN系列標準的國際化。
但是,電信、聯通均沒有跟隨PTN標準,PTN技術漸漸成了中移動一家在用的技術,好在移動體量大,足夠撐起一條產業鏈。
2016年左右,隨著SDN概念的興起,PTN網絡也逐步引入了SDN,此時出現了一個SDN化PTN網絡的概念:SPTN。
SPTN:software define PTN。只是,此時已經是4G網絡建設的中后期,PTN網絡的建設已基本完成。
SPTN只是在PTN網絡的改造中作為概念使用了一下,并未形成規模。因為很快,業界把視野轉向了5G承載。
2018年,移動研究院李晗發表了論文《面向5G的傳送網新架構及關鍵技術》,首次提出了面向5G承載的SPN技術體系架構。
SPN:Slicing Packet Network。這里的S,變成了切片的意思。
與PTN技術類似,SPN技術也是中國移動獨家創新技術體系。經過2019年的集中測試、試點,SPN技術走向成熟。
2020年,中國移動規模采購部署了SPN網絡,承載5G業務。迄今,已采購100多億元SPN設備。
同樣,聯通、電信均未跟隨SPN技術。
PTN時代,中國移動已經積累了國際標準的經驗。所以,在SPN技術國內標準制定階段,同時就啟動了國際標準的立項。
2018年10月,中國移動提出的SPN技術正式通過ITU-T SG15標準G.mtn立項。
MTN:Metro Transport Network。這就比較清晰了,MTN可以簡單理解為SPN的國際標準名稱,只是后來逐步擴展了MTN的范圍,成為了一系列標準規范。
MTN,就是SPN的常凱申。
S、N這兩個字母使用的特別多,大家注意區分,后面還有很多。
第二條線:電信4/5G承載網
[……]